

全面推广应用,推动梅列区教育改革
通过智慧教学构建了区级智慧教育平台解决教育信息化三大刚性需求:
一是实现教学教务各环节教据,互联互通互享;
二是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实现信息化,应用常态化、普及化;
建成三大库:教师常态教学数据库,本地优质资源库,教务教研评价数据库。
依托平台实现了五化:教师备课信息化,授课教学过程信息化,教研过程信息化,教务管理过程信息化,家校互动信息化。通过全面推广应用,推动梅列区课程改革,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走向深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顺昌县教育局”2017年1月份开始应用“智慧教学云平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通过“智慧教学”应用平台对教师云备课、云授课、资源创建分享、在线学习、家校互动等进行评估。
"智慧教学"平台在顺昌县实现普及化常态化应用。老师们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云备课、云授课;备课时既可以参考平台提供的示范资源也可以通过平台借鉴、引用同仁的优秀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教研员们可以通过平台对全体教师的课程资源进行查阅推优。
通过应用“智慧教学平台”,顺昌县教育局实现了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共建,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智慧教学常态化应用打造迁安一中新校区新活力
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迁安一中),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驰名华北的清末文峰书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法学家杨秀峰同志的母校,迁安一中西校区坐落在美丽的黄台湖西岸,是一所规格高、全寄宿、封闭式管理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2017年迁安一中西校区为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信息化应用的提升引进我公司“行知智慧教学云平台+智能硬件终端”,通过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务教研的有序组织以及教师们积极探索的热情,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备授课、课堂活动组织与过程性评价、教情分析、家校共育等开创了新的局面,带来教学新活力。

电子备课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自2013年以来,天河小学便首次推行并使用电子备课系统。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发现第一代电子备课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要,也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帮助。2017年2月,学校引进了“智慧教学”电子备课系统。
刘老师称智慧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备课端”,更是一个“上课端”,将备课与上课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让电子备课系统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为学校全面推进电子备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信有了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天河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都将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智慧教学展示精彩高效课堂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占地约19亩,学生近3000人,是霞山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
学校2017年引进“智慧教学云平台”,通过平台伴随性教务教研检查和分类统计督促,促进信息技术与常态化教学的深度融合;组织教师进行学科集体分工备课,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统计,全面了解年级、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教情分析,便于调整优化师资配置;基于学情分析进行个体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相融合,教学过程实施与教学活动及课堂评价相融合以及驾校公寓,全面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以教科研为抓手,全面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
鼓楼实验小学成立于1987年,占地面积10560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2436名学生,专任教师90人。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创造出了特色,曾被评为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州市基础课程改革先进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现在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
学校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科研为抓手,在圆满完成省级“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自住、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承担着国家级的“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验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与师生的共同成长的实验与研究”、省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研究”等课题。

